深圳热线

父爱如山:爱与泪的交织,渴望生的希望!

2025-10-17 11:32:12 来源:

谁言寸草心,报得三春晖!小时候的一首歌曲久久在心间荡漾,那就是《父亲》,小时候常坐在父亲肩头……父亲即使再累都无怨无悔。小时候的记忆里,爸爸为了我们家有更好更优越的生活条件,每天都在不停歇的忙碌着。爸爸在我小时候的印象里永远都是劳动的身影。

多少次繁华落尽的夜月

多少次春去秋来的操劳

多少次叮嘱和担心

小时候只记得那一瞬间的爱

那就是爸爸喊你名字的时候…

突发的一场重疾,就完全把我们这个家庭击毁。让我们毫无应对之力!在意外面前,人永远都是那么的苍白无力,生命的脆弱,让人感到特别困难无助与无奈!一纸诊断,一时间让我们整个家庭陷入黑暗深渊!

你们好!我叫凌杨清,今年22岁,是一个普通的上班族;我的父亲叫凌柱贵,今年60岁,是我们家顶梁柱,家住广东肇庆怀集县幸福街道河南社区,今天,我怀着无比绝望又万般无奈的心情写下这封信,只想为我的父亲——为我们这个摇摇欲坠的家,求一条生路。

在所有人眼里,父亲是“能扛事”的代名词:他话不多,但总把家人的需求放在第一位;他没攒下什么大钱,但靠着一双粗糙的手,供我读书、养大这个家,把日子过得踏实温暖。邻居说他“热心肠”,谁家有事他第一个搭把手;同事说他“肯吃苦”,再累的活从不说苦;而我记忆里的父亲,永远是那个天不亮就出门干活,天黑了还惦记着给我带热饭的身影……

可命运,从来不会因为一个人的善良就手下留情。2025年10月11日晚上9点多,父亲突然觉得浑身乏力、头晕目眩,紧接着意识模糊,连话都说不清了。我们慌了神,立刻拨打了120,把他送到了怀集县人民医院。

检查结果出来的那一刻,医生的话像刀子一样扎进心里:“急性脑积水、左侧丘脑脑出血并破入脑室系统(自发性)、高血压3级(极高危组)、肺炎……”一连串的专业术语背后,是“病情危重,必须立即手术”的生死警告。我不敢相信,每天笑着叮嘱我“天冷加衣”的父亲,怎么突然就成了ICU里与死神搏斗的病人?

我守在门外,攥着缴费单的手直发抖——光是这场手术,就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。术后,父亲被送进ICU重症监护室,靠呼吸机和药物维持生命。10月14日,因为当地医疗条件有限,为了争取更好的救治机会,我们咬牙将父亲转院到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。由于没有太多钱缴费,选择保守治疗。可这里的费用更高:ICU床位费、高级监护设备、进口药物、专家会诊费……每一笔都是压在我们心头的巨石。从发病到现在,前前后后的治疗费已经花了20多万元(其中大部分是找亲戚朋友东拼西凑借来的),而医生说,后续至少还需要30-40万元——包括后续的脑部康复治疗、肺部感染控制、长期抗高血压药物维持,以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处理……

我是家里的独生女,今年才22岁,在餐厅做服务员,一个月工资3000元。原本我们就没什么积蓄,这场病就像一场暴风雨,瞬间掀翻了我们所有的“屋顶”。

看着父亲在医院日渐消瘦的脸庞和虚弱的身体,心中满是痛苦与焦急。多少次悄悄泪流满面!他的心真的像刀割一样。每天心急如焚,却丝毫没有办法改变什么,真的觉得好无助…父亲还这么年轻不想让他就此失去了生命!为了父亲的治疗,已经倾尽所有,家庭的积蓄如流水般迅速消耗殆尽。自从得知父亲发生重病的那一刻起,整个家庭仿佛被一层阴霾所笼罩。每一次的治疗都是对父亲意志的巨大考验。我们始终坚强地面对着,相信父亲这么一定会挺过这次的难关。

无奈之下只能发起水滴筹筹款,为父亲争的一线生机,一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,但是这千千万万的人的爱心,就促成了一份希望!哪怕是希望就在前方可我们却举步维艰!现在他又突然倒下了,爸爸还没来得及享福、实在没有办法了恳请不要让我们心目中的依靠倒下……他还没好好过清闲一天日子、我还没好好孝敬他、让他好好享福!感谢所有好心人!

求助人:凌杨清(患者女儿)


关键词:

热门推荐

热门文章

全站热门